


安徽中設國際會展集團
2024中國公共安全大會·公共安全科技與產業博覽會
2024年11月16日-18日 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
大會簡介
中國公共安全大會(英文:China Public Safety Conference,簡稱:CPSC)是全國首個以公共安全為主題的國家級行業盛會,2024中國公共安全大會將于2024年11月在合肥舉辦,主要包括”公共安全學術會議、中國工程院咨詢項目研討會(即第五屆南艷湖公共安全院士論壇),減災與應急管理國際會議(IADREM)、中國公共安全科技與產業博覽會”等多項會議和展覽活動。
為了打造一場聯通世界、融通業界的公共安全行業盛會,現面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我們誠摯地邀請在公共安全領域具有科技創新引領,產業推廣應用以及廣泛市場影響的企業、機構加入,助力公共安全新質生產力發展,助推公共安全治理能力現代化。
大會亮點
40+國內外院士
50+國際代表
100+專家、教授演講
300+頭部企業參會
4000+科研院所代表
16000+專業人士參會
30000+展覽面積
同期活動
012024中國公共安全大會
2024 China Public Safety Conference
邀請來自公共安全領域的兩院院士、公共安全領域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行業企業代表將就公共安全科學研究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與安全產業發展的新進展、新趨勢和新動態進行學術交流。同期,擬舉辦公共安全大會主旨論壇,以及國家安全、應急管理、檢測認證、消防安全、爆炸安全、航空安全、海洋安全、災害醫學、應急救援、人員防護、公共衛生、石油石化、災害事故調查、風險與韌性、礦業與地下工程、城市道路與地下空間、安全文化與應急科普、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維等一系列分論壇。
02第五屆南艷湖公共安全科技論壇
The 5th Nanyanhu Public Safety Technology Forum
邀請來自公共安全領域的40余位院士專家圍繞公共安全及產業發展開展戰略咨詢、
項目論證等。
03減災與應急管理國際論壇(ISDREM2024)
International Forum on Disaster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
組織邀請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安全主管單位及行業組織代表約200人在合肥舉辦首
次國際會議,成立國際減災與應急管理學會,進行國際學術研討和發展戰略研討交流。
04中國公共安全科技與產業博覽會
博覽會由公共安全科學技術學會和安徽中設國際會展集團共同主辦,將于2024年11月16日-18日在大會期間舉辦,圍繞企業生態合作,設置城市生命線、安全文化科普與教育、消防安全、自然災害防治、礦山治理、儲能安全、低空經濟等應用場景以及與之配套的監測傳感設備、空天遙感技術、現代化通信技術、云邊端信息化平
臺、專業知識模型和大數據聯用、人工智能技術等展覽板塊,展示公共安全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
同期活動
2024中國公共安全大會開幕式
擬邀請參會的國家部委、安徽省領導及國際組織代表致辭;擬邀請國家部委相關機構負責人作行業政策解讀,擬邀請國內外院士代表作主旨報告。
中國公共安全科技與產業博覽會巡館
擬邀請參會的國家部委、安徽省領導及國際組織代表等代表參加巡館。
2023年度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獎頒獎
大會設置頒獎環節,為“2023年度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舉行頒獎儀式。
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推介會
大會設置推介環節,供大會參展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單位使用。
1.國際合作展區
公共安全領域全球知名品牌企業
2.未來技術專題展區
數據安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衛星互聯網、新型顯
示、新材料、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元宇宙、下一代
互聯網、6G網絡設備、原子級制造、深海空天開發;
3.城市生命線專題展區
燃氣、橋梁、供水、排水、熱力、綜合管廊、消防、水環境、地鐵等城市生命線應用場景,具體為熱力燃氣傳感與應急搶險、橋梁隧道監測與維護、供排水管網建設及運行、管廊改造與運維,非開挖及管道檢測修復、城市防汛與養護、道路病害與探測監測等領域
軟硬件、工程技術服務和設備、地理測繪、檢測維護、巡查巡檢等:
4.專題應用場景展區
圍繞企業生態合作,設置空天信息、低空經濟、消防安全、能源安全、礦山安全、數據安全、安全文化與科普等應用場景。
5.綜合應用場景展區
社會公共安全、爆炸安全、海洋安全、災害醫學、風險
韌性、應急救援、人員防護、公共衛生、石油石化、災
害事故調查、地下工程。
參展費用
針對僅參加中國公共安全科技與產業博覽會的參展企業,費用如下:
1.標準展位:12000元/展位(9m”/展位,含基礎配置)
2.光地展位:1200元/m(36m2起訂,自行設計搭建)
注意事項:
觀眾類型
1.擬邀請國家部委有關領導、省政府領導、國內外院士;
2.公共安全領域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及科研骨干、行業知名專家等;
3.住建、工信、應急、科技、公安、發改、消防、交通、環保、自然資源、民航、文旅、體育等全國相關省(區、市)行業主管部門代表;
4.公共安全領域國際知名企業代表,公共安全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領軍企業代表;
5.數據安全、國家安全、檢測認證、消防安全、爆炸安全、航空安全、海洋安全、災害醫學、風險韌性、應急救援、人員防護、公共衛生、石油石化、災害事故調查、礦山與地下工程、安全文化與應急科普、電力、網絡安全等公共安全領域應用場景企業代表;
6.城市管理、市政、供排水、軌道交通、測繪、地下空間、建筑和施工、應急、電力、電梯、管網、城市照明等各大行業組織代表;
7.新聞媒體、投融資機構代表、保險、金融等;
8.擬邀請新加坡、泰國、印尼以及周邊友好國家代表。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輸入200字
舉報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