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中國標準化協會
為規范全國中醫養生保健服務市場,促進中華傳統養生保健事業的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我國養生保健從業人員相關資質的規范化培訓和認證工作,根據中國標準化協會頒布團體標準《傳統中醫養生管理規范》要求,推動建立傳統養生保健系列職業培訓課程的標準化體系,全面提高中華傳統養生保健從業人員職業水平規范化、標準化、系統化地持續開展,中科院大學培訓中心和中國標準化協會定于2020年6月15日在京舉辦“新時期傳統中醫養生管理創新人才”高級研修班。
【培養目標】
中醫養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然而新時期中醫養生人才的培養卻面臨著嚴峻考驗,人才隊伍亟待發展壯大,管理者創新思維能力需要提升。
研修班邀請了行業大咖、政府官員、企業領袖等專家學者和行業領頭人,以務實的角度解析中醫養生從臨床到市場,從國家政策、標準到未來發展趨勢等眾多廣闊的前沿信息。研修班通過系統的學習中醫養生保健專業知識技能,拓展中醫養生機構創新管理模式,熟悉掌握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新規章《傳統中醫養生管理規范》解讀等課程,提高我國中醫養生行業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與規范化水平,以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中醫養生保健高端人才為目標。
【教學模式】
■ 課堂教授
■ 經驗分享
■ 案例分析
■ 實操訓練
■ 企業觀摩
■ 走進中科院
■ 企業管理經驗分享
■ 金融助力中醫發展
■ 現場答疑和中醫游學等
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將為參加培訓的頒發培訓結業證書并建立個人檔案,學員可參加“中國科學院大學健康養生校友會”,與國內外健康養生機構、醫療機構、健康養生研究機構和醫學類院校建立廣泛聯系,緊密圍繞新時代中西醫結合健康養生方向進行交流。研發全國健康醫療養生體系軟件,建設全民健康養生大數據。
【培訓對象】
■ 健康管理機構、養老機構、養生會所、美容美體機構和養生保健產品機構等相
關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士;
■ 中藥材種植企業、國醫館、中醫健康旅游企業,中醫健康領域的知名投資人等;
■ 熱愛生活、追求健康、有志于在傳統中醫養生領域研究、創新或在該行業自主
創業、投資成功人士。
【研修安排】
限額招生:40人
【結業與證書】
學員修完全部課程,獲得學業雙證書:
頒發“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結業證書”,加蓋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公章;
頒發中國保健協會健康養生領域崗位證書。
【核心課程】
(一)傳統中醫藥養生模塊
(二)中醫養生機構管理運營與人才培養
(三)2020年新規《傳統中醫養生管理規范》解析
(四)中醫養生國家政策解讀
(五)中醫養生國際化市場之路
(六)中醫養生機構資本運營
■ 如何建立現代健康養生金融體系
(七)建設數字化的中醫養生市場
■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與健康養生管理平臺的融合發展
(八)名家交流與實踐分享
■ 專業化的技能與服務
■ 信譽和品牌體系的塑造
紀正昆 國家標委原主任、黨組書記
中國標準化協會理事長
董紀昌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鄭志堅 北京醫院推拿科主任醫師
中國醫師協會養生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
高宜秦 中國醫師協會養生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北京醫學會副會長
北京醫院協會副會長
尹志超 中國保健協會保健品應用推廣工作委員會會長
中國醫促會食療專業委員會首席專家
孫 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機關服務局原局長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執行會長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主任委員
何清湖 湖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亞健康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文化建設專業委員會成員
孫貴香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國民族衛生協會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常委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理事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藥膳食療專業委員會理事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國亞健康專業調理機構服務水平星級評審專家
李曉屏 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藥膳專業委員會理事
王國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副院長
中國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副主任委員
北京中醫藥學會師承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郭艷幸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骨傷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醫正骨》副主編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輸入200字
舉報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