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辦單位:浙江省大學生科技競賽委員會
承辦單位:浙江傳媒學院
指導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
協辦單位: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
合作單位:溫州市雁蕩山風景旅游管理委員會
“雁蕩山杯”第十二屆浙江省大學生攝影競賽
摘要: “雁蕩山杯”第十二屆浙江省大學生攝影競賽 || 截稿時間:2024年9月20日;
“雁蕩山杯”第十二屆浙江省大學生攝影競賽 截稿時間:2024年9月20日
各有關高校: 為豐富大學校園文化,提高大學生攝影鑒賞能力和創作水平,推動攝影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公共藝術教育的發展,促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經研究,決定于2024年4月至11月舉辦“雁蕩山杯”第十二屆浙江省大學生攝影競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競賽主題 主題:“科技·未來” 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指示,深入落實“八八戰略”,助力我省建設文化強省、打造新時代文化高地的戰略目標。本屆競賽以“科技·未來”為主題,要求參賽者從大學生視角出發,用鏡頭記錄科技發展與時代進步,從不同維度表達自己對未來的思考,探索科技與藝術交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的發展途徑,用影像描繪夢想與希望、文明與未來的美好藍圖。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浙江省大學生科技競賽委員會 承辦單位:浙江傳媒學院 指導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 協辦單位:浙江省攝影家協會攝影教育專業委員會 合作單位:溫州市雁蕩山風景旅游管理委員會 潮新聞
三、參賽細則 (一)作品分類 競賽分專業組、非專業組、省外高校組三個組別,各組分為紀實類、藝術類、商業類、人工智能生成影像類、微視頻類五個類別。 競賽另設“玉琮杯”大學生清廉微電影微視頻專項賽道,專項賽道征稿細則詳見附件1。 (二)參賽對象 專業組參賽對象:攝影、影視攝影與制作、攝影攝像技術專業的浙江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浙江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非專業組參賽對象:除專業組參賽對象以外的其他浙江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本專科學生。 省外高校組參賽對象:浙江省以外的其他省市自治區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學生(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 各組別參賽對象均包含在內地(祖國大陸)學習的留學生、港澳臺僑學生,在校大學生包括2024屆畢業生。專業組參賽對象不得參加非專業組比賽,非專業組參賽對象可自愿參加專業組比賽。 (三)投稿細則 專業組、非專業組:不接收個人投稿,各參賽院校通過校內競賽選拔后在“浙江省大學生攝影競賽”網站上注冊參賽信息并上傳作品。每校投稿總數不得超過50件,且各類別投稿數量上限為10件,每位參賽者投稿數量僅限1件。請參賽院校將電子匯總表和蓋章后的PDF文件發送至zjdxssyjs@163.com。 省外高校組:參賽者須在“浙江省大學生攝影競賽”網站上注冊參賽信息并上傳作品及參賽表,每位參賽者投稿數量僅限1件。 紀實類、藝術類、商業類、人工智能生成影像類為靜態專題攝影組照,投稿只接收JPEG格式電子影像文件,每幅照片長邊不少于3000像素。紀實類作品要求每組8幅~12幅,藝術類、商業類、人工智能生成影像類作品要求每組4幅~8幅;多張照片拼成1個圖像文件的視為1幅作品。微視頻類作品要求時長為30秒~10分鐘的視頻文件,視頻格式為MP4,分辨率為1080p。所有作品均須提交500字以內的創作闡釋。 紀實類、藝術類、商業類、人工智能生成影像類每件作品作者署名僅限1位,微視頻類每件作品作者署名不超過3位,指導教師署名僅限1位。每件作品僅可參加一個組別中的一個類別的比賽,在不同組別、類別中重復參賽的作品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四、評比和獎項 (一)評分方式 評比分初賽和復賽兩輪進行,初賽評審評選出擬入圍復賽的作品,復賽通過對入圍復賽作品進行復評確定獲獎等級。初賽成績與復賽成績各占總評成績的50%,按照總評成績的得分排序評定出一、二、三等獎獎次。 專業組、非專業組入圍復賽者須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參加答辯;省外高校組入圍復賽者無需參加答辯。答辯分個人闡述(包含作品構思、創作過程、原創性闡釋等內容)和回答專家提問兩個環節,個人闡述時間不超過3分鐘。 (二)獎項設置 分組分類設獎,獲獎總量不超過投稿量的20%,各組中某類作品一、二、三等獎數量約占獲獎作品數量的25%、35%、40%,且各組某類作品的獲獎總數不得超過50件;另設優秀組織獎、優秀指導教師獎各10項(根據各高校參賽和獲獎情況,由競賽秘書處提名,競賽委員會投票決定)。在某一組別某一類別下:同一個學校復賽作品數量不得超過該類復賽作品總數的1/3;同一個學校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的數量均不得超出該類作品某等級獲獎量的1/3,如有超出,按得分排序降低該校部分作品的獲獎等級。 (三)評分標準 評選從主題表達、藝術感染力、作品質量3個方面對參賽作品進行評分。評分點包括主題把握、作品標題、思想內涵、創新意識、藝術觀念、創意構思、審美情趣、信息量、作品形式感、攝制技巧、瞬間把握、光影構成、視聽表達、拍攝難度、技術純熟度、制作精度等。
五、特別說明 (一)作品及說明中不得出現作者、指導教師姓名等信息,也不得添加水印,否則主辦方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紀實類攝影作品要求真實記錄,除適度的影調、色彩、反差調整外不得修改原始影像。 商業類、藝術類、微視頻類作品不得運用人工智能生成技術,畫面主體和畫面的主要部分必須為參賽者本人拍攝,使用非本人拍攝的素材僅限于畫面局部和次要部分,且須在作品匯總表和參賽表中加以說明。 人工智能生成影像類作品須保留生成過程的關鍵詞、參數調整、迭代過程等相關材料。 (二)答辯前由學校統一提交作品原始影像電子文檔和所使用的非本人拍攝素材的電子影像文件及人工智能生成影像的相關材料。 (三)競賽組委會及競賽主辦、承辦、協辦、合作單位對參賽作品擁有公開播出、出版、展示、展覽、推廣宣傳和在有關媒體進行報道等非營利性的使用權,不另付稿酬。參賽作品一律不予退還,請參賽者自行備份。 (四)所有作品須為原創作品,投稿者應保證其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對該作品擁有獨立、完整、明確、無爭議的著作權;投稿者還應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他人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對于違反各個攝影類別通行標準和基本規范以及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立即取消參賽資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若有知識產權、名譽權、隱私權、肖像權糾紛或爭議,其法律責任由投稿者自行負責,與競賽主辦方無關。 一經投稿即被認為作者完全同意本參賽要求。對違反本參賽要求的作者,競賽委員會有權拒絕其參加比賽或撤銷獎項并通報作者所在學校。
六、參賽費用 省外高校組、“玉琮杯”專項賽道不收取參賽費用,其他組別每件參賽作品收取200元參賽費,由參賽院校承擔,復賽答辯的來往交通費和住宿費由參賽院校自理。參賽院校須于2024年9月20日前將參賽費匯款至指定賬戶且備注“學校名稱+攝影競賽報名費”,信息如下: 戶名:浙江傳媒學院 賬號:33001617735056000023 銀行:建行杭州錢塘支行 聯行號:105331009007
七、申訴和處理 如有抄襲、弄虛作假等違反競賽規則的行為,將被取消參賽資格,并通報學生所在高校。初評、復評結束后分別對評選結果進行公示,參賽院校或個人發現違反競賽規則行為等情況,可在公示期內向秘書處進行申訴。申訴報告須以書面形式提交,且要有申訴者簽名及所在學校蓋章,由仲裁委員會對申訴復核后進行裁定。
八、宣傳平臺 信息發布、作品上傳網站:http://www.zjsdxssyjs.cn/ 微信公眾平臺:浙江省大學生攝影競賽 指導教師釘釘群:61120000395
九、日程安排 2024年9月20日,截稿; 2024年10月中旬,完成初賽評選,公示擬進入復賽名單; 2024年10月下旬,舉辦復賽,公示獲獎名單; 2024年11月,公布獲獎結果。
浙江省大學生科技競賽委員會 2024年5月6日 |
1
文本已超出限制,最大輸入200字
舉報-
-
-
-
其他